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培 > 常见问题

提醒:不想因用眼过度引发视疲劳?这4个习惯要避免
时间: 2025-08-13
来源:

早上睁开眼先摸手机,白天对着电脑一路敲键盘,夜深人静还在平板上刷剧——如果这几幕跟你的日常高度重合,那么酸胀、干涩、重影、偶尔看远处竟要用力对焦,十有八九也悄悄找上门。你也许已经给自己买了护眼灯、冲了叶黄素,甚至定好每晚十点之前必须关机,可视疲劳似乎依旧阴魂不散。问题往往不在“缺了什么高科技产品”,而在一些习以为常的“正常”动作。真正想把视疲劳挡在门外,以下4条习惯最好及早踩刹车。

一、长时间盯屏却“懒得”眨眼

很多人专注时眨眼频率会从每分钟15—20次骤降到5次甚至更少,泪膜来不及更新,角膜暴露在空气里迅速蒸发,干涩、异物感就找上门。更糟糕的是,当泪膜断裂,光线折射不稳,会让视觉细节发虚,人会下意识凑近屏幕,恶性循环由此形成。

二、在“极端”光线下工作

很多人要么在昏暗房间盯着高亮度手机,要么在刺眼的顶灯下对着反光的白纸。瞳孔不停收缩放大,相当于给睫状肌上了一节“暴走课”。久而久之,调节功能疲惫,远近切换费力、视物短暂模糊就显现出来。

三、把眼药水当“护肤水”随手滴

市面上许多“去红血丝”眼药水含有血管收缩剂,短期确实让眼白更亮,却可能让角膜上皮细胞脱水、泪膜更加不稳,甚至反弹性充血。还有人隔三差五点“抗疲劳滴眼液”,忽视了其中防腐剂对泪膜的破坏。

四、低头弓颈、屏距过近的“乌龟姿”

很多人手机离眼睛20厘米不到,下巴几乎顶到胸口,颈椎肌肉长时间紧绷,影响头部血流;而眼睛处在极近距离聚焦状态,睫状肌持续收缩。结果不仅眼胀,还会伴随头痛、肩颈僵硬。

改进要点:1. 屏幕中心应略低于水平视线10—15°;手机与眼睛保持30—40厘米,纸质阅读约40厘米。2. 打字或刷屏时肩膀放松、腰背挺直,每45分钟起身活动2—3分钟。3. 桌面最好有一块固定的“远眺窗口”:把一张远景照片或盆栽放在1—2米处,随时切换焦距。

视疲劳并非洪水猛兽,它更像一个反复提醒我们“快休息”的闹钟。真正有效的护眼,不在昂贵设备,也不在神奇营养素,而在对日常行为细枝末节的调整。当你刻意多眨一次眼、把灯光调得柔和一点、关掉无用的滴眼液、把屏幕再推远两厘米——睫状肌和泪膜就会对你报以清晰、舒适的视野。下一次感到眼睛略酸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是否又掉进了这4个“正常”习惯的陷阱里,然后立刻做出小小纠正,视疲劳自然会渐渐与我们保持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