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这件事看似简单,然而在实际养花过程中,却颇具难度。不同品种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各不相同,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浇水的次数和频率也存在差异。例如室内与室外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水分蒸发速度差异显著,因此在浇水方面需要区别对待。
许多植物养护不佳,主要原因是花土积水。土壤透气性差,根系无法吸收氧气,从而导致叶片发黄。积水是养花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花友认为只要花土疏松透气,就可以大量浇水,因为多余的水能从花盆底部排出。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植物生长期间,尤其是在室内,并不需要过多水分。每次浇水后,通常需要长达半个月时间水分才能完全干透。许多朋友在家养花时,基本每隔三五天就浇一次水,这种高频率的浇水方式会使土壤看似潮湿,但对植物生长并无益处。
潮湿的土壤不利于植物生长,因为室内环境相对封闭,不像温室大棚或室外那样通风良好,水分蒸发缓慢。所以,家里养花应尽量少浇水,即使花土完全干透再浇水也不会有问题,干土浇花不易烂根。
不过,有些情况需要多浇水,比如兰花、蝴蝶兰等。部分植物采用松树皮或水苔培养,由于水苔和松树皮具有吸水能力且水分散发速度快,因此需要经常浇水。
家庭养花浇水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总之不要过度浇水。另外,在北方地区,冬天通常会开通暖气,暖气能大幅提高室内温度,从而加快水分蒸发速度,此时就需要增加浇水频率。
高温会促进植物生长,在增加浇水量的同时,植物吸收更多水分,生长速度也随之加快。因此必须经常浇水,否则一旦花土干透,植物根系就会干枯。在有暖气的环境下比较特殊,需要经常浇水;而南方地区则无需如此操作,浇水次数和频率应根据当地环境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