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如今走在槎城街头,看见外国人再不像以前那么新奇。记者了解到,这些年,一些外籍朋友相继来到我市工作、生活。目前,已有近200 位外国人居留在我市,他们分布在我市的各个行业当中,为河源增添了一抹异域风采。
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他们来到河源?他们在这里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记者采访了几名外国友人,倾听他们在河源的那些故事。
融入河源的外教们
Gregh 和Herk 都是南非籍的白人,他们是英国牛津国际书香门第幼儿园的外教。Gregh 到河源已经3 年了,回忆刚刚来到河源的处境,Gregh的回答是“非常困难”。完全不懂中文的Gregh 虽然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闯荡”中国多年了,但来到河源之后还是遇到了很多不便,因为相对于一二线城市,河源地区能直接用英语交流的人寥寥无几。
“由于不懂中文,每次在商店买东西时更多的是使用‘手语’。最麻烦的还是去看病,根本不知道医生在说什么。”Gregh 说道,“还好有Danny 帮忙,才帮我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难题。”Danny是该幼儿园的副园长,精通英文,所以很自然就成了外教的翻译和生活上的帮手。
至于Herk,才来到河源半年,在 Gregh 的帮助下,他并没有遇到生活上的困难。Herk 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如何改善和提高英文教学上,“我不认为英语教学就是教给这些可爱的小朋友一门语言技能,实际上是要把一种更好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教授给他们。有一些西式的幼儿教育方式是非常优秀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教育方式带到河源,分享给这里的孩子们”。
记者和这两位外籍教师一同体验了一堂英文课。记者发现,外教的教学肢体动作比较多,表情丰富,在两位外籍教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显得非常活跃。没有语法学习,没有死记硬背,小朋友们只需要穿梭在他们一早准备好的音乐和游戏当中,实实在在做到了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学习。 Herk 和Gregh 还创办了一个英语角,每周六下午3 点,他们与爱好英语的河源人一起,聊天学习,交朋友。他们很喜欢英语角,“因为可以让我们认识更多的朋友。”
对于河源的印象,Herk 和Gregh 都 “非常喜欢万绿湖”,他们觉得万绿湖“非常漂亮,水质非常好,空气很清新”。同时,他们也觉得,河源人民非常友善,无论他们走到河源的哪一个地方,遇到困难时总会得到热情的帮助,即便语言不通,河源人也会想尽办法帮忙。
高新区外籍员工多
记者通过高新区管委会招商办公室了解到,高新区有不少外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在投资设厂时,都会带来一些本国的员工,主要从事技术工程,或从事管理中高层。而且,不少外资企业的外籍员工多以团队入聘,有韩国籍团队、日本籍团队、德国籍团队等。
一家韩资企业的总经理李总也来自韩国,相对于其他年轻的员工,李总在这家企业已经工作了20 多年,但是他并不大会说中文,与中国员工交流要通过翻译。李总表示,在他眼中并不存在中国籍员工和韩国籍员工的差别,他对所有的同事都一视同仁,因为他觉得所有的同事都是有共同目标的同伴,而不是上下级关系。他认为,河源高新区有一定的区域和成本竞争优势,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高新区一韩资企业里有10名韩国人。(左一为小崔)
喜欢中国菜的韩国人
记者来到了高新区一家韩资企业,这家韩资企业主要制造三星、索尼等大牌手机的耳机配件,这里有10 名韩国籍的员工。小崔就是这里的员工,他来到河源已经3 年了,对于这边的工作和生活,小崔十分适应。原来,出生在韩国首尔的小崔在韩国读大学期间学习的就是中文专业,然后又在东北进修了一年半的中文课程,所以这个80 后韩国青年无论是对中国的语言、饮食还是文化都非常适应和熟悉。
“很多韩国的同事来到中国后最不适应的一件事情就是饮食,吃不惯中国菜。我们刚来到河源时一家韩国餐厅都没有,但是我不存在吃不惯这个问题,因为我很喜欢吃中国菜。”小崔用比较熟练的普通话跟记者交流,他说,现在河源也有了韩国餐厅,他所在的公司也请了一名朝鲜族的厨师,给他们做韩国菜,吃饭再也不是一个问题了。
看着小崔与记者侃侃而谈,他的其他同事是羡慕妒忌恨,因为他们当中有大部分人是来到中国后才开始接触中文的。在生活中,小崔成了其他同事的翻译,工作上,公司也配有专门的翻译,让中韩同事之间进行交流合作。
由于工作任务比较繁重,这些韩籍的员工很少有娱乐活动,平时看看韩国娱乐节目,周末的时候爬爬山、踩踩自行车,或者到韩国餐厅聚餐。对于中国的同事,小崔说:“我们在一起愉快合作,相互学习,非常开心,如果离开他们,我会非常非常舍不得。”
居留我市的外国人近200人
记者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了解到,近年来,居留我市的外国人数量在稳步增长,截至2015年8月,居留我市的外国人有近200 人,他们来自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他们的签证多以工作签证、商务签证、探亲访友为主,其中还有10多名中外联姻的定居签证。
为方便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签证,帮助企业引进海外人才,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今年8 月,我省出台了便民措施,为应邀来粤的外国人开通口岸签证“绿色通道”。据了解,开设签证“绿色通道”后,符合条件的企业邀请外国人来粤洽谈商务,或邀请国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合作,均简化入境手续,前后只需要3 个工作日,这项措施目前已在我市实施。此外,为方便来粤的外国人就近办理签证证件,我省部分符合规定条件的县区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也可办理外国人签证证件,这项措施今年7 月1 日起已在佛山、江门部分县实施,下步将普及到其他市县。
随着经济的发展,河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工作生活,“ 三非”问题也日益显现,除了带来管理上的难题外,还埋下了诸多刑事犯罪隐患。所以,对于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 三非”人员,近年来,我市公安部门正加大力度打击。如果市民发现有疑似“ 三非”外国人,可通过拨打110 举报,或直接向当地派出所举报。
记者手记
河源人有温度有包容
那天吃早餐,记者就遇到了一个在河源做外贸的韩国人,与早餐店老板娘聊得很欢。他的普通话很普通,而上了年纪的土生土长的河源老板娘的普通话更普通,就这样,两个人从泡菜聊到了米丝,从韩剧聊到了整容,早餐店的其他人都加入了聊天,韩国欧巴上班迟到了。
“刚来河源的时候,只有自己一个韩国人,语言不通,同事介绍了一个在广州的朋友给我当翻译,通过微信给了我中文的启蒙教育。”韩国欧巴说河源人真的很热情,所以,在路上遇到有人想跟他聊天,他总不好意思拒绝。
不过,采访中,不少外国友人提到,许多城市都有外籍人员的服务站,让外籍人员有相识相聚的平台,但是河源没有,这让他们觉得很孤单。笔者觉得,河源客家人再热情,再友好,交流毕竟不那么顺利,如果能有一个服务站,让外籍友人快速找到自己的家人,那样的感觉会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