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一试通三地!江门打造粤港澳养老护理人才“蓄水池”
2025-10-22
来源:广东人社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日前,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评价“一试三证”项目四级/中级工认定考试在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卫校校区)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20名考生在完成11天高标准系统培训后,通过一场融合三地标准的全方位技能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获得内地、香港、澳门三方认证的技能证书,可实现跨境就业。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人才一体化培养取得实质性突破,也为我国养老服务人才跨区域流通提供了可复制的“湾区方案”。


wechat_2025-10-22_102511_921.png


据悉,江门市是养老护理员“一试三证”项目两个考点城市之一,项目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已构建起三地互认的培训与评价体系。作为江门市考点的首次考核,考试由笔试和实操两部分组成。实操考核环节要求考生在同一照护情境下,连续完成从清洁照护、用药照护到精神慰藉等多项技能操作,并接受素质、操作、安全、沟通四个维度的综合评价。

“考试非常注重细节和人文关怀,比如操作前必须征得‘长者’同意,过程中要体现情绪管理和隐私保护,这些都是港澳养老服务中非常成熟的理念。”新会区考生胡淑玲在走出考场后表示。

“我很看好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去年转行进入养老行业。此次的系统专业培训对我这种刚入行的‘小白’很有帮助,也坚定了我在该领域发展的信心。”来自香港的考生李伟良表示。

“‘一试三证’不仅是一纸证书,更是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重要实践。统一的培训与评价体系,不仅提高了职业能力标准,也为大湾区养老服务优质化、专业化奠定基础。”考评员代表、澳门镜湖护理学院顾问邢志红表示,“统一考试认证有效破解了三地技能标准差异难题,实现了资源与人才的无障碍流动,为大湾区提升整体养老服务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江门市2025年“南粤家政”养老服务试点项目是广东省“南粤家政”工程的重点试点,由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新会技师学院实施。“一试三证”项目综合了粤港澳三地的实际情况与优势,强化“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融合了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与香港安老服务业资历架构要求,打造粤港澳三地专家一致认可的养老护理员“湾区标准”,有效破解了大湾区养老护理人才短缺、技能标准不统一的痛点,有力推进了湾区技能人才评价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认证,除了在江门本地还能到香港、澳门地区工作,对于我们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渠道。”考生胡淑玲说道。


wechat_2025-10-22_102537_677.png


此次江门市首次养老护理员“一试三证”项目在新会区成功开考,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创新。“接下来,江门市将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与考生规模,推动‘培训+评价+竞赛+就业’四位一体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育模式,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康养产业,助力‘老有颐养’的大湾区民生图景变为现实。”江门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黎伟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