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需要在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多措并举。11月22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发布会,介绍在社会保障方面青岛市建立符合当地实际、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使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据统计,2022年青岛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0.05万人,老龄化率为20.48%,高出全国1.58个百分点。数字的背后,承载的是无数老年人“老有所养”的期盼。
在市北区,通过大力推广助餐行动,实行“普惠+特惠”优惠政策,为老年人打造宜居宜老新生活。“这里饭菜挺好的,荤素搭配还健康,价格又优惠,对老年人来说确实很方便。”合肥路街道社区居民朱萍介绍,最近助老食堂还开通了人脸识别系统,不仅支付方便,还能智能减免,解决精准补助问题。
截至目前,青岛市共建成老年助餐机构985处,配备统一的助餐信息系统,累计有95万人次享受过助餐服务,有53家专业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投身老年人助餐服务市场。
除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实惠、便利、营养的助餐服务,青岛市还致力于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
青岛市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城乡统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青岛模式”,建成142处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选取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连锁运营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按照星级养老机构标准提供上门服务。
去年,青岛市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98个街道全覆盖后,又进一步实现了40个农村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这意味着,青岛的老年人,只要有养老服务需求,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和专业养老机构一样的服务。
平度市同和街道万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到孙国运老人家里送餐,然后给他量血压并叮嘱他按时吃药。“签约以后,天天有人来看我,有问题他们也尽量帮助我,就像把养老院搬回家了。”孙国运说。
保证财政投入,强化养老设施保障,培养护理人才队伍……青岛市努力将各类资源重点向养老服务领域倾斜。为解决老年人支付能力弱的现实情况,自2010年以来,青岛市先后7次提高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高龄补贴标准、兜底保障标准以及长期护理保险标准。
青岛市不断加大需求侧改革力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老年人的年龄状况、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和居住状况等4个维度,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式,细致摸排全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根据不同需求,青岛市坚持结构改革,着力构建兜底有保障、普惠有供给、高端有选择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我们聚焦群众需求,全方位构建养老服务需求、供给、责任和监管体系,走出了一条‘供需匹配、责任清晰、集约高效、监管有力’的养老服务改革创新之路,形成了具有青岛特色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努力让老年人的美好生活期待变为现实。”青岛市民政局局长车景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