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源市爱家一百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家一百”),56岁的学员刘美琼正在与同事一起巩固家电维修技能,自从退休后她便来到爱家一百培训各项家政服务技能,如今的她已实现退休再就业,收入比退休前更可观;在河源市鲲鹏职业培训学校(以下简称“鲲鹏职校”),美容、育婴、家政等课程正如火如荼开展,学员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各项专业技能,待学习完成后,他们便可通过平台进行“接单”,正式上岗……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深化、细化就业政策的落实,培育壮大“1+3”产业集群,深入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优化就业公共服务,聚焦重点群体,加强就业培训,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据统计,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任务完成率110.3%,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任务完成率118.6%。2024年以来,我市举办各类招聘会推动实现就业1万多人,其中,自今年全省部署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以来,我市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及企业参与广州春季招聘会及8个城市联动系列招聘会,吸引一大批硕博毕业生留河就业。
深化专项职业培训
推动技能提升促进就业
技能是立业之本。谢文珍是一名95后宝妈,之前一直在家里照顾孩子,小孩上幼儿园后,由于没有专项技能找了很多份工作都不满意。“通过朋友的推荐,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了鲲鹏职校报名参加了‘家务服务技能课程’,通过7天的培训,我便掌握了家居保洁、整理收纳等专业家政服务技能,并在学校的推荐下入职了‘鲲鹏家政’,现在基本每月收入保持在7000元左右。”提到现在的现状时,谢文珍感到非常开心,这种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方式让她在兼顾家庭的同时,也摆脱了伸手要钱的窘迫。
“为解决群众的就业难题,我们出台了先培训后付费的措施,减轻学员的学费压力。同时,学校还孵化了鲲鹏到家家政平台,学员在学校培训完成后,可通过平台进行‘接单’。我们也与一些大型家政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学员可通过学校推荐前往广州、深圳等地方工作。”鲲鹏职校校长王龙介绍,鲲鹏职校近2年培训总人数超4000人,就业率80%以上,其中家政类培训1110人以上,推荐就业1053人;累计培训残疾人群体189人,推荐就业145人。
这是我市深化专项职业培训,让群众就业更有底气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不断完善以行业企业为主体、培训机构和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2024年,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粤菜师傅培训、南粤家政培训、农村电商培训的年度任务均超额完成,劳动者稳定就业和转换岗位能力不断增强,技能培训赋能稳就业促增收取得积极成效。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实现新增岗位扩大就业
在位于河源国家高新区的乔丰科技,智能化的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多名技术人员正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乔丰科技作为河源市模具产业龙头企业之一,在推动产业发展带动新增就业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据介绍,截至2025年5月,乔丰科技用工规模达400人,企业订单充足,计划2026年用工规模需求增加至1800人。同时采取冠名班、订单班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技师学院进行现代学徒制合作模式。周浩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周浩是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年2月份来到乔丰科技实习,是注塑啤工。“我在学校学的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在报考的时候就了解到这个专业会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到企业进行实习,实习合格的话可以直接留在企业工作,实现毕业即就业。”在实习期间,周浩便被公司良好的氛围所吸引,因此他计划毕业后入职乔丰科技,一步一个脚印,深耕机械与模具产业。
在河源市食品饮料及水经济产业园,已落户的白象食品、农夫山泉等厂房把整个园区装扮得五彩缤纷,让人眼前一亮。据河源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志中介绍,目前产业园已落户水饮料及食品相关企业56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6家;今年1-3月规上工业总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36.7%。
“我们成立了企业招用工服务专班,实施‘一企一策’招用工政策,同时通过搭建三大就业服务平台,加快构筑‘四位一体’人才工作体系,发放人才补贴等方式打造有温度的人才服务环境,解决群众的就业问题。”陈志中介绍,河源国家高新区通过各类人才补贴稳岗措施,截至2025年5月,全区用工人数68000人,同比新增就业11500人,用工总量同比增长16.35%。
近年来,河源大力推动制造业“1+3”(电子信息、水饮料及食品、先进材料、机械横具)和现代农业“1+3”(生态畜禽、水稻、油茶、茶叶)二个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实现新增岗位扩大就业。在通过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扩大就业的同时,我市还积极落实企业减负系列政策稳定就业,采用“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补快办”等办法,落实助企纾困、稳岗返还、扩岗补助一系列补贴政策,实现稳企业稳岗位。2024年以来,累计落实补贴1.2亿多元,惠及4.2万多人次。